【BK-SD1】,博科仪器品质护航,客户至上服务贴心。
稻飞虱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害虫,为确保水稻丰产丰收,需多措并举进行防治。
农业防治是基础。合理规划水稻种植布局,避免单一品种大面积种植,可降低稻飞虱的爆发风险。同时,加强田间管理,做到合理密植,保证稻田通风透光良好,抑制稻飞虱滋生。及时清除稻田周边杂草,减少稻飞虱的越冬场所和中间寄主。此外,科学施肥,避免偏施氮肥,适当增施磷、钾肥,增强水稻植株的抗虫能力。
生物防治是绿色环保的手段。保护和利用稻飞虱的天敌,如蜘蛛、寄生蜂、青蛙等,可有效控制稻飞虱种群数量。例如,在稻田中释放稻虱缨小蜂,它能寄生稻飞虱卵,降低稻飞虱的孵化率。同时,可使用生物农药,如球孢白僵菌、绿僵菌等微生物制剂,这些生物农药对环境友好,能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防治稻飞虱。
化学防治在必要时不可h缺。在稻飞虱发生初期,根据虫情监测结果,选用高效、低毒、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。如吡虫啉、噻虫嗪等药剂,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进行喷雾。注意不同药剂交替使用,避免稻飞虱产生抗药性。施药时,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天气,确保药剂均匀覆盖,提高防治效果。
物理防治可作为辅助手段。利用稻飞虱的趋光性,在稻田设置频振式杀虫灯或黑光灯,诱杀成虫,减少虫口基数。还可采用防虫网覆盖育秧田,防止稻飞虱迁入危害。通过综合运用这些防治措施,多措并举,能有效控制稻飞虱危害,确保水稻丰产丰收。
一、产品特点
稻飞虱直接刺吸水稻茎叶组织汁液,导致水稻生长不良,产量减少。稻飞虱测报仪专为农林虫情测报而研制,该灯利用现代光、电、数控技术,实现了虫体远红外自动处理、自动散虫、自动拍照上传、自动清虫、整灯自动运行等功能。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,能自动完成诱虫、杀虫、拍照、收集、排水等系统作业。可增设风速风向、环境温湿度、光照等多种传感器接口,并可通过4G上传数据,以监测环境与病虫害之间的关系。广泛应用于农业水稻种植领域。
二、性能特点
1.满足 GB/T 24689.1-2009植物保护机械虫情测报灯标准。
2.整体结构采用不锈钢喷塑外壳设计。
3.采用光、电、数控技术,自动控制。
4.彩色7寸中文液晶LCD电容触摸屏操作;可分时段设置和控制,自动拍照和手动拍照均可;Android系统智能控制,环境温、湿度及时间显示。
5.测报灯内置1200W像素图像采集设备,可通过摄像头实时采集接虫盘上的虫体图片。
6.虫体洒落平铺在接虫盘上面,并对诱集的昆虫虫体进行震动分散平整处理。
7.仪器内置光栅计数装置(非图像识别计数),可以实时记录虫子数量并上传至平台。
8.具有自动清扫功能,可将拍摄完毕的昆虫虫体扫离拍摄区域,进入虫体收集仓。
9.仪器各种数据和报警参数可通过网络上传到远程服务器中,方便维护和管理。
10.内置GPS和北斗定位功能,可在地图中查看设备站点等数据。
11.可通过平台控制诱虫灯开关、加热管开关、杀虫仓和烘干仓清空、震动电机开关等相关功能。
12.上、下两层远红外虫体处理仓,更有效地完成杀虫和烘干工作。
13.远红外虫体处理仓温度控制:工作15分钟后温度到达85±5℃,处理时间任意可调。
14.远红外虫体处理致死率不小于98%,虫体完整率不小于95%。
15.多波长诱虫光源,诱虫灯功率大于20W。
16.光控控制:晚上自动开灯,白天自动关灯(待机),在夜间工作状态下,不受瞬间强光照射改变工作状态。
17.时段控制:根据靶标害虫生活习性规律,设定工作时间段。
18.雨控系统装置:单独的排水系统结构,将雨水自动排出,有效将雨虫分离,使箱体内无积水。
19.可增设风速、风向、地温、地湿、光照、雨量等多种环境参数接口。
20.网络模式:多种联网方式4G\WIFI\有线 可任意选择,可随时随地联网管理。
21.可通过PC端、APP、微信等多种方式查看设备数据。
22.具备流量报警功能。可通过平台将设备与所属流量卡进行绑定,当流量异常时自动推送告警信息。